大樱桃黄叶病发生原因与防治
一、叶片黄化的征状与原因
1、全树黄叶 树冠各部位均出现叶片黄化;黄化叶全叶变黄;叶脉、叶肉同时变黄。引起全树叶片黄化的原因—根茎冻害,因地表面温差大引起的冻害。
2、局部黄叶 全树大部分叶片正常,个别主枝叶片黄化,是因其主枝冻害造成,受害主枝有几种表现:一是枝干冻裂;二是枝干皮层干瘪,受害枝条皮层不能承担养分运输任务,使叶片黄化。
3、内膛枝叶片黄化 是由植株结构和群体结构恶化引起,枝量大,叶面积指数大,通风透光差,特别是外围延长枝生长量大,分枝多,外围新梢生长势强,内膛新梢生长势弱,叶片大而薄,栅栏组织发育差,光照差造成,贮藏营养用尽,叶片逐渐黄化,一般从5月中旬开始,到6月黄化明显。7月—8月份内膛叶片基本落叶,仅剩外围新梢叶片。
4、初生叶片黄化 初生叶黄化一般从5月中下旬开始,凡上年营养储备不足或当年结果较多,当果实生长与新梢生长处于营养竞争期时初生叶就出现严重黄化现象。初生叶对幼果发育相当重要。
5、缺素黄化 缺素黄化实际上是生理障碍,也称生理病害,比较常见的缺素症有缺氮、缺磷、缺钾、缺镁、缺铁、缺硫等。
6、旱、涝害引起叶片黄化 涝害引起叶片黄化过程:果园积水→叶片边缘变黄→叶片变小→全叶黄化→叶片变焦。长期干旱,土壤水分亏缺,叶片因蒸腾大量失水而得不到充足水分补充。叶片逐渐老化、变黄、直至落叶。
7、病虫害防治意识差,特别是杀菌剂使用不当,一年仅喷2—3次药,对斑点落叶病、褐斑病等病菌的侵染、防治效果差,导致叶片病变,黄化落叶。卷叶蛾、桃潜叶蛾、螨类等为害,如不能及时防治,也能引起叶片黄化落叶。
8、品种变异 一般生长势强,营养生长平衡,树体结构正常的品种,不易发生叶片黄化,如美早、萨米脱、乌克兰系列,特别是4号(友谊),叶片极易黄化,其表现全叶叶肉变黄,一般5月初叶片开始变黄,究竟是品种特点或是对本地区环境的适应性差尚待研究。
二、 防治措施
1、抓基础管理,特别重视果园土、肥、水管理,早施基肥,加大生产成本,投入产出比达到1:6,壮树是根本。
2、优化树体结构和群体结构,重视果园周年修剪,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树冠透光率不低于25%,整体覆盖率保持75%左右,不高于80%。
3、加强病虫害防治,喷好杀菌药,保护好叶片。一年喷药5—7次,最少保证5次杀菌药,采收前2—3遍药,采收后3—4次药,每次喷药最好加上叶面肥。
4、科学施肥、平衡施肥,搞好营养诊断,注意微量元素施用,避免发生生理病害。
5、选择抗性砧木和优良品种。
6、防自然灾害,防冻、防霜、防涝、防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