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形势紧迫 规划意义重大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和经济社会用水大量增加影响,我国干旱灾害呈现频次增加、范围扩大的趋势。本世纪以来有7个年份发生大旱,比如2000年全国大旱、2006年川渝大旱、2009年北方冬麦区大旱、2010年西南五省区特大干旱、2011年北方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大旱以及西南地区的严重干旱等,对群众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频发的旱灾再次警示我们,加快抗旱减灾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坚持科学调度管理水资源、加强抗旱工程建设、推行节约用水的生产生活方式三者并举,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加快建设抗旱减灾体系,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国家防总办公室副主任张旭介绍,2008年9月,水利部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了抗旱规划编制工作。他认为,《规划》遵循今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提出了未来十年我国抗旱减灾的总体目标、战略任务和区域布局,筹划了全国抗旱减灾体系建设,提出了相关政策措施等。规划对于我国应对日益严重的干旱灾害,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用水安全和工农业生产用水需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生态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来源于“中国农业信息网”
坚持以人为本 提升抗灾能力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了今后抗旱工作的目标:到2015年,以提高严重受旱县和主要受旱县综合抗旱能力为重点,显著改善因旱人畜饮水困难情况;到2020年,严重受旱县、主要受旱县干旱期间的饮水安全和商品粮基地、基本口粮田的基本用水需求得到较高程度保障,全国综合抗旱能力明显提高,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张旭介绍,《规划》有四个亮点:一是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抗旱规划,填补了历史空白;二是提出建立抗旱减灾体系,建成后将全面提升我国抗旱减灾能力;三是把解决人饮困难放在最重要的地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宗旨;四是突出了“三先三后”理念——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
《规划》提出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科学配置水资源,全面提高水利工程体系的抗旱能力。二是因地制宜建设农村、乡镇和城市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为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和农业生产用水提供有效的应急保障。三是建设覆盖全国的旱情监测预警站网,加快建设抗旱指挥调度系统,为抗旱指挥和决策调度提供有力支撑。四是以县乡两级抗旱服务组织为重点,加强抗旱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抗旱机动送水和浇地能力。做好抗旱物资储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吕娟说,过去抗旱一般指的是农业抗旱,现在抗旱已经扩展到全方位,对象从农业扩展到人畜饮水、城镇工业用水、生态安全等,并且不论南方、北方都要抗旱。《规划》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重点突出了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保障人畜饮水安全。
提高节水意识 转变发展方式
会议强调,“抗旱的根本出路在节水。要提高全民节水意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对此,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教授级高工郦建强指出,我国一方面缺水,一方面用水效率不高。来自水利部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列世界第125位,全国三分之二的城市不同程度缺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目前全国总缺水量500亿立方米左右。缺水的同时,水资源浪费也十分严重,我国单方水GDP产出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左右。
郦建强表示,我国在节水方面尚有较大潜力。一是农业用水,目前一些地方农业生产依然采用大水漫灌的形式,水资源浪费比较严重,滴灌、喷灌等农业高效节水设施大有潜力;二是工业用水,当前很多城市用水效率偏低,特别是一些城市,对海水、污水等非常规水源的利用不够;三是生活用水,要加快更新改造供水管网,研制推广节水型器具、计量仪表。
“抗旱规划各项建设任务是以保障城乡居民最基本生活用水为重点,解决旱区民生问题,是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张旭表示,贯彻落实《规划》要从四方面着手:一要加强组织领导,保障规划实施;二要完善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三要推进法制建设,健全制度体系;四要深入宣传政策,提高抗旱减灾意识。